由南京艺术学院、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出品的原创话剧《大桥风景》,自今年4月问世演出后,经过不断打磨,成功入选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,又载誉回宁公演。该剧历经3个阶段创作,艺术水准不断提高,取得良好社会反响。
《大桥风景》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,以南京长江大桥这个城市地标为故事背景,以几位真实人物跨越半个世纪的真实故事为原型,立足当代,扎根生活,以戏剧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。
在艺术性上,《大桥风景》打破传统戏剧创作模式,创新性地引入多种艺术手段,包括曲艺、歌舞、记录影像等多元素融合,营造沉浸式的剧场效果,在观众中产生了时光流逝抚今追昔的感动,充分反映了激昂向上的时代精神,引发观众共同的集体记忆和民族感情的凝聚升华。
《大桥风景》从“小人物”折射大时代的纬度,完成了一次充满艰辛又饱含深情的艺术之旅。
《大桥风景》诞生于今年春天。一定程度上,它的出现,是南京高校本土原创话剧的厚积薄发,水到渠成。
3月下旬,《大桥风景》在南艺黑匣子剧场首排。当南京长江大桥的身影在舞台上定格时,编剧、导演陈捷长出了一口气,开春争分夺秒筹备的场景历历在目。
身为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院长、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、南京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、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执行主任的陈捷,找到相声表演艺术家陈峰宁,开宗明义地请他出演《大桥风景》中的陈思一角。
同为陈姓本家,沟通顺畅。陈捷对陈峰宁的期待是藏起“陈老斯”的那一套,演出本色的陈思。
陈峰宁聆听陈捷讲着故事大纲,渐渐地脸上绽放起招牌式的笑意,“这个戏好,做!”两人没多费口舌,一拍即合。
不过,面对炙手可热的陈峰宁,陈捷还是以女性特有的细腻,又补上一句 “您要想好啊!”她心里清楚,陈峰宁一旦接了这出戏,就得牺牲大量的相声商演活动。现实果然如此,开始排戏后,他推掉了大把演出邀请的帖子。
陈峰宁以“陈老斯”的口碑,笑傲江湖。
其实,他远离话剧表演已有些年头,之前曾出演过《独生子当兵》《金陵夜归人》。这次的《大桥风景》,是他又一次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土壤。
在陈峰宁的理解中,每个人心里的大桥故事都不一样。陈思以志愿者的形象示人,以大爱之心拯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,成为“中国好人”,是和谐社会的生动体现。塑造好陈思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,他责无旁贷。
当时赶排《大桥风景》,是冲着4月参加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(第三届)剧目演出去的。
按照陈捷给出的定义,《大桥风景》是一部轻喜剧,顺着这个思路捋一捋,由金陵笑匠陈峰宁领衔主演,倒也顺理成章。
16日,《大桥风景》在紫金文化艺术节亮相,小试牛刀。
在人们的通常认知里,《大桥风景》既然是轻喜剧,应该充满笑点,让观众舒展身心。但事实上,这部90分钟的剧作,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富于喜剧性结构,必威体育最新版下载的时候泪点多于笑点。这样的体验,似乎很偶然,让陈捷有些始料未及。
形成这种反差的根本原因,是作品选择的呈现背景围绕“争气桥”——南京长江大桥展开,这座中国人自力更生创造的宏伟建筑,承载着南京人永远挥之不去的时代记忆和民族情感的凝聚。
还有《大桥风景》戏剧性这条线,选择的人物原型是挽救过400多条生命的“大桥天使”陈思等,加之当年大桥建造的艰难困苦以及建设者的奉献乃至牺牲,无不是悲情故事的原点。
9月21日一早,从南京南站快速驶向苏州的高铁列车风驰电掣。
陈捷、陈峰宁等主创人员一行在列车上集结,奔赴姑苏城参加次日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。一路上,他们的话题始终没有离开《大桥风景》。他们看到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时,在利益与尊严面前所有人的不同选择。有的像喜剧,有的像悲情,人生百味从坊间传说流动到了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之中。
此次展演,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澳门等23家全国优秀院团、知名演出机构走进苏州大道喜剧院、中国昆曲剧院、保利小剧场等7个苏州小剧场,为来自全国的观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。本次展演涵盖话剧、戏曲、舞剧、儿童剧、皮影戏等多个剧种,分为“百味人间”“京腔昆韵”“城市记忆”“国潮新声”“幻影人生”“童心逐梦”6大板块。
《大桥风景》跻身其间,也成了一道“风景”。
22日晚,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道喜剧院。60后的陈峰宁与一批南艺90后、00后的大学生登上了一条船,除了系《大桥风景》主演之一,还同时出任艺术总监。
作为国家一级演员,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、江苏省曲协副主席、南京市曲协主席的陈峰宁,曾被中国曲协授予“百名优秀中青年曲艺家”“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”等荣誉称号。舞台是他最为留念也最容易出彩的地方。
“大桥封得唠……”“我叫陈思,不是‘陈老斯'哦!”身着黄马甲、满脸喜感的陈峰宁一出场一开口,熟悉的腔调,接地气的神情,瞬间引来笑声一片。
为了演好陈思,陈峰宁和原型陈思有过大量推心置腹的交流,揣摩他生活中的举手投足。巧合的是,两人个头与身形颇为相似,又年龄相仿,匹配度爆表。
陈峰宁追忆,他小时候过江玩耍,或跟着长辈回老家,都得到中山码头坐轮渡。“长江大桥建好后,南京人都跑到大桥上去拍照,把大桥当成自己家的摆设似的,高兴地一米。”说话时,他不由自主地比画着双手,肢体语言与舞台上如出一辙。
《大桥风景》的开篇,以2016 年 10 月长江大桥封闭维修前的场景为切入点。陈峰宁感慨地说:“那天桥高头满满当当都是不舍的人,反映出老百姓对长江大桥感情很深,这不只是对大桥的惦记,更是对我们整座城市的记忆。”
剧中,陈峰宁演到动情处潸然泪下,落下的泪珠,成了《大桥风景》笑中含泪的经典镜头之一。
尤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舞台影像呈现出一段段当年大桥的珍贵视频,延伸了《大桥风景》叙事时空,将观众拉进戏里、带出舞台,切换自如。这或许就是《大桥风景》引起共鸣的内因所在。
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高民、南京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冯雯兰、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毛敏等领导与观众一起观看演出。
演出结束,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、副秘书长薛长绪为《大桥风景》颁发“优秀剧目”奖牌,出品方代表毛敏副主席登台领奖。
在随后举行的“演后谈”中,著名剧作家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荣誉编剧王俭,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部主任毛尔南,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戏曲中心钟珍珍,与主创、观众展开对谈交流。
9月28日、29日两晚,《大桥风景》在南京青春剧场登上江苏省优秀小剧场展演的舞台。《大桥风景》以四幕剧的方式呈现,纪录片的影像在舞台上如影随形。
剧中塑造的一批极具个性的人物,与大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他们分别为“大桥天使”志愿者陈思、桥边开店的川厨林晓波、大桥文物收藏者王世清、“桥三代”直播达人浩哥、民谣歌手王川、创造“深潜神话”的胡宝玲等。
这些人物在舞台上演绎的故事,就是南京人对长江大桥的守望,所有的维度来自生活的提炼,有真实可信的版本。
过去的这半年,陈捷为《大桥风景》投入了满腔热情。她觉得,反映南京长江大桥的戏剧作品并不多,在大量走访当年大桥的建设者后,那些如今已老去的一代人,大多仍住在大桥新村,心里还割舍不下对大桥的眷恋。
如此这般的“大桥人”故事,一次次像海浪冲击着陈捷的心,她执意要打磨好《大桥风景》,给“大桥人”一份慰藉。
在南艺领导的关心和各部门的支持下,《大桥风景》开始创作。俞锋、张凌浩、陈政为出品人,张捷、吕少卿、毛敏为总策划,邓硕、董蓓、王方、金捷任监制,李一峰、张峰圣、苏珊、魏巍任统筹。
全剧主要演员陈峰宁、张树平、张博、熊伟姣、霍圣浩、胡斌慧、辛宜洋、张乐、许耀华、陈柯臻、周艺聪、刘琦炜、张敏佳、张皓天等,或演技成熟圆融,发挥得淋漓尽致;或在校学生出道,表演勇于挑战。他们贡献了这部戏非常优秀的表演,在他们的诠释下,《大桥风景》有着格外层次分明的角色魅力。
舞美总监盛小鹰,表演指导杨韧嘻,制作人许耀华、杨柳、龚龑龑,编剧组阮晓佳、王延斌、江浩强,文字整理张子佩,灯光设计何异艺,舞美设计邬羽乔,视觉设计周剑,影像设计滕达,原创音乐景宇阳,音效设计冯心韵,服装设计梁又川,形体设计杨祎程,形体指导杨华,执行制作人季晓宇等,都是具有丰富舞台创作经验的专业人士。
《大桥风景》再次在南京公演,始终追求新的艺术高度。“因为南京长江大桥,不仅是地域标志,也是精神标志,到今天,它更是一种文化标志。”制作人许耀华认为,通过《大桥风景》更好地展现这种功能的转变,无论是剧中影像、曲艺、现场乐队、舞剧等艺术形式的融合,还是对于剧场传统空间物理结构的突破,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旨,也是探索江苏在小剧场空间上的可能性。
这道“风景”的奇特之处,是“大桥文物”柳条帽、工作服、“大桥线”公交车票、铆钉、釉面砖、玉兰灯灯罩等半个世纪前的物品,像会说话的宝贝进入观众的视野之中,为不了解大桥历史的外地观众解锁“大桥密码”。
它意味着该剧不只是演给南京观众看的,希望能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。
对主创者来说,《大桥风景》里截取的生活故事、矛盾冲突,离现实很近,其中的人或生活在泥沼当中,但骨子里还是有纯真的东西,不会轻易妥协。
在舞台写意化的背景下,观众一方面可能很在意演员的细腻表演,另一方面也会思考它会带给自己怎样的感悟;演员一方面在提升自己的表演境界,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塑造人物,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必威体育最新版下载的受众。
横架在奔涌不息的江水之上的南京长江大桥,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通枢纽的功能,她还承载着新中国建设的精神符号。《大桥风景》临近尾声时的“8234”深潜情节,就撼人心魄,让“大桥人”的精神得以升华。
烟火日常的生活来之不易,唯有珍惜,方得始终。这是《大桥风景》留给观众的深深思考。
9月29日上午,《大桥风景》创作研讨会在南京市文联举行。省市文联领导、专家学者与主创团队代表出席会议,为该剧走向精品之路把脉。大家在研讨中认为,《大桥风景》是一部以“小人物”切换大主题、讴歌时代精神、弘扬感受话剧与时代与人生的多重交响。期待该剧进一步打磨,使之成为具有“南京符号”的戏剧力作。
江苏省文联一级巡视员刘旭东“二刷”《大桥风景》。他说:“南京长江大桥是南京人心中不可替代的‘时代工程’,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大桥记忆,我们儿时的小学课本封面上印的就是南京长江大桥,大桥甚至是影响世界观的建筑。《大桥风景》跟传统的话剧不一样,情节更紧凑,是对大桥文化的一个全面反馈。小剧场做大桥这个题材值得肯定,尤其多媒体的介入,加入了作品的实验性。”刘旭东还表示,《大桥风景》演员的表演出彩,方言的运用也很到位,让人物变得鲜活了。王世清为什么收藏,有情怀有思想,很有说服力;陈思,本身就是典型人物,道德楷模,为什么去救人,舞台诸多细节的刻画很生动;‘8234’的情节也有冲击力。“小剧场话剧非常自由,时空的切换、多媒体的切换得心应手。舞台让观众变为参与者。好戏都是磨出来的,如果再精炼一些,效果会更好。”
省文联戏剧家协会副主席、秘书长吴大忠说,南京长江大桥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记忆。“我出生在大桥通车的那年,少年开始就对大桥有了记忆,这种记忆是永恒的。长江大桥是那个时代的人拼搏精神写照,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想象不到那时的艰辛了。我看完《大桥风景》很有触动,主创团队把小剧场的概念研究透彻,很多新手法的应用,是对小剧场话剧的一种探索。陈峰宁老师的加入,无疑是为这个戏增光添彩,是定海神针。”
江苏省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衡正安看完《大桥风景》,连夜撰写了《记忆,是一种情感的桥》一文,用以交流发言。他强调,戏的高潮部分是8234下潜,施工人员须下潜至82米深的极限施工,那是用血肉之躯攻克技术难关,只命悬一线的下潜。这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,才能让人义无反顾地去做!“我回到家还在思考,《大桥风景》成功之处在于巧妙地运用了桥的载体,记忆本身是一种桥,人物以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一种记忆的陈述,表达了南京人对大桥不变的爱。重新激发起建国之初的民族感情。”衡正安还细述《大桥风景》“观众,舞台,纱幕”之间的层层递进,将“大桥整体的记忆、老物件的记忆、三代人的记忆、量化的记忆”等视为链接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“桥”,使全剧核心得以升华,更具文化和思想深度。它从当下开始,将人们带入历史,在亦真亦幻中表达了人们对大桥记忆的艺术呈现。该剧采用话剧这种艺术形式,以多媒介的叙事方式,对大桥的记忆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。
研讨交流中,专家学者认为,《大桥风景》是一部轻喜剧的原创话剧,再次把我们对大桥的情感唤起,特别是当代历史情境下,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,对全方面现代化的浸染下,我们传统的诸多精神如何判断、承续、发扬,并融入现代的文化和理念之中,是《大桥风景》带给我们的思考。
上海戏剧学院教授、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特聘主任高城表示,在看《大桥风景》之前心里很忐忑,看完以后就踏实了,也很开心,开心就是心里舒坦。因为这个戏承载的主题太大了,但陈捷导演做到了举重若轻。“方言在戏剧里运用,有时候是双刃剑。我不是南京人,但听《大桥风景》里的南京话,就感觉特别能接受,甚至它构成一种文化。许多台词有个人色彩,符合特定人物的场景,符合当时情境状态,又能与观众同感共情。”高城提到,他特别希望演到8234情境时,舞台上的潜水服能动起来,让它不只是一个抽象的道具。该剧的舞台节奏把控自如,尤其舞美灯光运用得也很好,保持了整体性的视觉效果。
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康尔,也是一位剧作家。他谈《大桥风景》,首先论及选题。他说:“这个作品选题非常好。新时代到底写什么?现在的剧本创作存在挖‘旧人’的现象,而不去关注火热的现实生活。《大桥风景》选择了三个现实生活中真实可见却又不起眼的‘小人物’,以他们为主线,构成了‘大桥往事’。这种触及现实,不回避矛盾,弘扬正能量的戏,题材上接地气,受到关注与热议是水到渠成。”
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朱丽丽、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永昶、《艺术百家》主编张超、江苏卫视影视频道总监王海波等,也就《大桥风景》提出了自己的观后感。他们当中也有人是“二刷”该剧,了解到该剧创作跨度虽只有半年多时间,但始终在修改中与观众见面,很多上一场有的情节,下一场就拿掉了,这种调整对主创人员来讲非常不易。这就好比大桥是静态的,流水是动态的,《大桥风景》主框架不会动摇,但情节枝节上会不断合理优化,更符合戏剧艺术规律。
朱丽丽教授等人祖籍并非南京,要么是在宁读大学后留在了金陵,要么是其他原因成了南京“新市民”。对于南京的印象由浅入深,直至完全融入这座具有淡然、温厚、包容的城市。在他们看来,祖国疆域辽阔、山河壮丽,长江奔腾不息,大桥就会存在且与日俱增。哪里没有大桥?武汉有、重庆有……为什么偏偏是南京长江大桥更加牵动人心?说到底,还是南京长江大桥完全是自力更生的产物,是一座“争气桥”。再加上南京是南北文化的交融点和“世界文学之都”,用《大桥风景》的叙事,新颖的视角,讲述它诞生的历史,必然可以承载人们对南京的期许。
与会专家学者对《大桥风景》的艺术水准再上一个台阶,谈了许多真知灼见。比如形式和定位可以更加精准,台词和表演可以更加生动。几十年间,陈思挽救了400余人的生命,可不可以设置施救者与被救者的时空对话以烘托主题?厨师一角又是诗人,剧中有不少台词,可不可以将人物的独白巧妙地与诗意结合以增加谐趣?
《大桥风景》编剧、导演陈捷,演员陈峰宁,影像设计滕达等主创人员,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。
南京市文联副主席毛敏、王子,市文联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张海涛、市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蒋灿灿等出席会议。创作研讨会由市文联曲艺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、《大桥风景》制作人、演员许耀华主持。